1、支撐位:支撐位指股票價格下跌后的一個價格水平,該水平上有較多買盤,從而能夠支撐股票價格不再下跌。投資者普遍認為,在支撐位附近是一個買入的好時機。支撐位可以使用過去的價格低點/移動平均線/技術指標等進行計算和確認;
2、壓力位:壓力位指股票價格上漲后的一個價格水平,該水平上有較多賣盤,從而使得股票價格難以突破上漲。投資者普遍認為,在壓力位附近是一個賣出或持有的好時機。壓力位可以使用過去的價格高點/移動平均線/技術指標等進行計算和確認;
3、可視化工具:使用圖表分析工具,如K線圖/趨勢線/支撐位和壓力位指標等來幫助研究支撐位和壓力位。這些工具可以幫助識別價格的波動范圍和關鍵的價格水平;
4、市場情緒:市場情緒和實際交易量也會影響支撐位和壓力位的形成和突破。監(jiān)測市場的情緒和資金流向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。
以上就是怎么看股票支撐位和壓力位相關內(nèi)容。
壓力位是如何形成的
1、供應過剩:在股票或其他資產(chǎn)的價格上漲至某個水平時,可能會出現(xiàn)賣方供應過剩的情況。這意味著很多持有該資產(chǎn)的人看到價格能夠達到某個水平并認為這是賣出的好機會,因此會選擇在這個價格水平上賣出,從而形成了壓力位;
2、投資者心理:價格曾經(jīng)到達某一水平并下跌,投資者可能會記住這一點,當價格重新接近這一水平時,可能會再次出售,形成壓力位;
3、市場形勢:一些技術分析師在價格圖表上發(fā)現(xiàn)某些重要的水平,例如移動平均線/趨勢線等,認為這些水平是價格的壓力位。當價格接觸到這些技術線時,會引發(fā)一些交易策略,從而形成了壓力位。
壓力位和支撐位是如何相互轉(zhuǎn)化的
1、支撐位轉(zhuǎn)化為壓力位:當原來的支撐位被突破后,它可能會變成未來的壓力位。這意味著價格下跌幅度較大,導致原來的支撐位失效,當價格再次上漲到這個水平時,原來的支撐位會阻礙價格上漲,從而成為壓力位;
2、壓力位轉(zhuǎn)化為支撐位:相反地,當原來的壓力位被突破后,它可能會變成未來的支撐位。這表示價格上漲幅度較大,原來的壓力位失效,當價格再次下跌到這個水平時,原來的壓力位會支撐價格,成為支撐位。
本文主要寫的是怎么看股票支撐位和壓力位有關知識點,內(nèi)容僅作參考。